飞来山上千寻塔,
闻说鸡鸣见日升。
不畏浮云遮望眼,
只缘身在最高层。
写下这首作品的时候,他大概三十岁年纪,正从杭州回到江西临川。路上,他听说朝堂上希望变法的声音日强,不由得踌躇满志。
这首诗之所以千古留名,是因为里面有一个普通读书人的伟大理想,那就是一心为国为民,不惜粉身碎骨。前两句———只要站在飞来峰的高塔上,就能看见初升的太阳,也能听到人间的鸡鸣。这种情怀不是一种空想,它既有高度,又接地气。
后两句,更是名句中的名句———只要行得正、站得直,不要怕浮云会遮蔽自己的视线,只是因为现在站到了最高层。
王安石的表白之作《登飞来峰》,与杜甫去泰山旅游时的激情之作《望岳》不分伯仲。结合两人后来的仕途看,在落地和可操作性上,老王的诗显然更胜一筹。既有磅礴的气势,又有超强的感染力,让人热血沸腾。我一直认为,这两首诗与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,在中国涉政文学作品中,可居前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