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后写辞别皇宫,从皇帝的手中领到那只令箭,铁骑龙城,奔赴金戈铁马的沙场。颈联是对朔北疆场的细致描写,大雪纷飞,军旗上的彩绘也在岁月的风尘里渐渐褪色,狂风怒吼,鼓角争鸣的喧闹夹杂在风中。
诗人戴叔伦在《塞上曲》中说:“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。”能够驰骋疆场,报国报民,又何必在乎自己的生死呢?可见,英雄之气,磊落风骨,早已存在胸中,为国为民为众生,肝脑涂地,哪里还顾得上生死!
诗作的最后两句,杨炯直抒胸臆,“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”,哪怕只是当个军队小官,也好过在书房里静坐。一股报国的急迫冲动飞流直下,颇有阵阵轰鸣、气壮山河之豪气。
代悲白头翁
刘希夷
洛阳城东桃李花,飞来飞去落谁家?
洛阳女儿惜颜色,行逢落花长叹息。
今年落花颜色改,明年花开复谁在?
已见松柏摧为薪[1],更闻桑田变成海[2]。
古人无复洛城东,今人还对落花风。
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
寄言全盛红颜子,应怜半死白头翁。
此翁白头真可怜,伊昔红颜美少年。
公子王孙芳树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[3]。
光禄池台文锦绣,将军楼阁画神仙[4]。
一朝卧病无相识,三春行乐在谁边?